为实现“进一扇门、取一个号、到一个窗、办所有事”的工作目标,黎平县坚持“围绕服务抓党建,抓好党建促发展”的工作思路,全面推行“党建+”工作模式,推进政务服务“一窗通办‘2+2’模式”改革提质增效。
一是党建+窗口建设,实现综合一窗。为解决企业和群众反复提交材料、多个部门之间多头跑、审批时限过长等难点、堵点、痛点问题,实现群众“到一个窗,办所有事”,该县对原有的窗口进行重新整合,设置综合受理窗口42个,其中,自然人综合受理窗口8个,法人区综合受理窗口6个,部门行业综合受理窗口28个;出证窗口3个;公共服务窗口6个;比整合前受理窗口压缩了57个,压缩率达53.77%;纳入综合一窗口受理事项1464项,纳入率100%,审批时限压缩率达90%。
二是党建+队伍建设,打破部门界限。为打破行业部门界限,确保综合受理窗口运行顺畅,该县以“部门轮训、跟窗学习、一对一指导、模拟办件”等方式对综合窗口队伍进行培训,促进窗口人员业务和整体服务水平提升。今年以来,共开展业务专题培训6次、部门轮训17次、跟窗学习28人次、礼仪培训2次。截至目前,除公安、税务、公积金、婚姻登记、司法、公共服务设置为行业办事外,其他部门业务均已实现综合窗口无差别受理。
三是党建+完善机制,激发服务热情。以“争先创优·为民服务”党建品牌为抓手,完善作风建设、业务考核、服务质量等方面机制建设,设置党员先锋岗,党员亮身份,公开岗位职责、服务方向,强化党员意识,主动接受监督。在综合服务大厅设置咨询导引台,实行党员干部轮流值班制度,为群众提供咨询、引导服务,让党员干部服务群众“零距离”。每个季度开展“红旗窗口”“党员先锋岗”“服务之星”评选活动,将日常考评与年底考核挂钩,充分激发窗口工作人员的服务热情。今年以来,共评选出“红旗窗口”6个、“服务之星”33人、“党员先锋岗”7人。
四是党建+创新服务,推进利企便民。组织窗口人员立足本职岗位,从细节处入手,以企业、群众办事需求为导向,做到提前“到”、主动“迎”、用心“帮”、全程“陪”,全力开展兜底服务、上门服务、延时服务、预约服务和帮办、代办服务,并在政务大厅提供爱心药箱、失物招领、免费阅读、免费饮用水、便民雨伞、母婴室、轮椅拐杖等。今年以来,共开展上门服务95次、延时服务250余次、预约服务220余次和党员干部帮办代办96次。
(县政府政务中心 严云伟)
上一篇:没有内容了!
下一篇:没有内容了!
8月27日,贵州省与广东省在广州市举行了粤黔东西部协作产业合作签约仪式。在两省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共同见证下,黎平县人民政府县长崔华明与华润集团驻贵州省首席代表[详细]